根據《意見》,我省將建設900公里建制村通村公路;實施深度貧困村4900公里通村通組公路,積極籌措資金推進其他地區通村通組公路建設;新改建4000公里縣鄉公路和1300公里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。到2018年底,實現100%建制村通暢。到2020年,實現深度貧困村集中居住30戶以上自然村組通瀝青(水泥)路,重點鎮通二級公路。
《意見》提出,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、社會化改革;日常保養采取集體、家庭或個人分段承包等方式實施;逐步建立相對穩定的群眾性養護隊伍,并通過“以獎代補”方式鼓勵養護生產。
我省將支持鄉鎮綜合客運服務站及農村客運招呼站建設;在城鎮化水平較高地區推行農村客運公交化,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鎮域內發展鎮村公交;積極推進“互聯網+農村物流”和“運郵合作”,鼓勵大型企業利用網絡優勢,建立集連鎖經營、配送到戶、科技服務為一體的農村物流新體系;加快農村物流信息化建設,整合區域貨運資源,形成農副產品和生活用品的雙向流通渠道。到2020年,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比例達到100%;各縣(區)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達到AAA級以上,基本實現城鄉交通基本服務均等化,建成覆蓋縣、鄉、村的三級農村物流網絡體系。